“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用在现代农业中很是恰当。最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在农业行业领域的应用并不少见,就拿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来说,通过物联网系统连接各种传感器,二十四小时自动采集温室大棚内当前环境信息,以此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并根据参数变化实时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整个过程无需人员干涉,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还实现了精细化的管理,为作物的高产、高效、优质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应用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好处:

1、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对农产品生长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不仅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还节省了人力成本。

我们都知道,植物只有在一定的环境范围内才能健康生长,本身在温室大棚中种植作物就是为了能够实现对温室内温度、湿度等要素的调节与控制,而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就是利用各种无线传感器和摄像头来监控采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湿度、光照、二氧化碳、作物生长状况图片等,当将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引入生产基地之后,管理人员不管身在何处,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根据农业技术指导来科学管理大棚内农作物的生长,并根据实际需要来自动开启或关闭卷帘设备,通风机及其他指定设备,从而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温室种植管理的精细度。

2、历史数据的积累,为农业种植科学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如今我们都在讲大数据,大数据首先是要有准确的数据来源做支撑的,农业物联网监控系统就是通过对每个田间、每个大棚、每个作物生长过程进行不间断的数据采集,才能够在云平台上建立起相应的作物种植大数据库,有了这样的大数据,就可以对作物的品质产量与种植期间的数据进行监控分析,科学的总结出作物的最佳生长条件,同时也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

近日,贵州省信息中心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物联网应用专题调研,调研显示贵州大力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以来,在农业领域积极推动农业向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融合升级,运用大数据+现代农业等,农业领域物联网应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之势。

根据调研,2018年全省大数据与农业融合的10个标杆项目中,全都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一是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已经包括农田、气象、设施环境、病虫害、预测预警、农机作业、农产品质量追溯等;二是应用体系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物联网传感技术由初级向高级发展;三是参与企业越来越多,正日益成为农业物联网的动力点,成为科研、应用、产业化相结合的一支生力军。

农业

例如,罗甸县郎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采取自动化农机具设备、种植物联网设备等先进手段,通过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对田间作业、投入品使用、果品品质等进行分析改进,建立起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和科技种植解决方案,辐射周边地区的种植者,树立品牌和质量意识,品质和供应双稳定带来销量和价格提高,给项目周边辐射区的广大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恒大地利集团蔬菜培育中心的智能化全程管理蔬菜培育系统,主要从物联网监测、肥水智能控制、温湿度智能控制、光照智能控制几个方面建设现代化的蔬菜种植大棚,积极探索现代化育苗、无土栽培等新型蔬菜生产种植模式,大量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APP)及配套物联网设施(三岔基地、沐恩寺基地)、盘州刺梨产业发展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建设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环节追溯系统、望谟县牛犇谷跑山肉牛养殖项目实现了养殖、屠宰、运输、加工、销售的全程透明化管理等,均在我省农业领域物联网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